省部级科研平台

农业部云贵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来源 : 发布:2016-10-11 17:52 浏览次数:

农业部云贵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是2012年经农业部批准建设的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设作物病虫生物学与治理、植物检疫与入侵生物防控、农业重要病虫害的生物防治三个研究方向。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108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88人,获政府特殊津贴16人。博士学位人员占75%,45岁以下占80%。实验室主任朱有勇教授是国内外知名学者,2011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咨询委员会委员,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科协主席,全国高校名师。李成云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真菌委员会主任。王云月教授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云南省委常委、副主委。王云月、李强、李元教授等3人入选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郭华春、王云月教授被聘为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专家。实验室有一个10余人组成的实验技术与管理服务团队,保障了实验室能够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运行标准正常运行。

实验室有良好的实验条件,目前拥有13005万元的固定资产。其中科研楼4幢29,740 m2,资源库104m3,玻璃温室1028m2,共计8274万元,仪器设备1485台套,共计4319万元。

实验室已有完善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常年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约250人。

    实验室十二五期间发表研究论文合计739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107篇,出版专著11部,获得授权专利 55件,制订地方标准2项,审定作物新品种9个。获科技成果奖励16项,其中云南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在粮食作物的绿色植保技术研发中,在国家973计划、科技攻关项目、公益性行业专项、科技攻关计划及省部级重点专项的支持下,研发了适合我国西南地区生产实际,大规模应用的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水稻、玉米、小麦、甘蔗、马铃薯病害的公共植保技术。建立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16项,创新技术在国内外推广应用2亿余亩,农药使用量减少60%以上,取得显著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在经济作物有害生物防治中,三七病虫害、冬季马铃薯病虫、高原葡萄病虫害和柠檬黄龙病的绿色防控等方面也取得重要突破,为高原特色产业的发展、边疆民族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实验室2012年获得了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云南生物多样性的协同创新中心,提升实验室对区域农业科技和农业产业的支撑能力。扩大了实验室在国内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