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科研平台

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来源 : 发布:2016-09-24 15:59 浏览次数:

kaiyun开云网页版(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于2002年12月经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建设,2009年6月26日建成验收。工程中心目前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点5个,硕士点13个。工程中心实验室面向国内外开放运行,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现有固定人员127人,其中教授55人,副教授38人,获政府特殊津贴16人,博士学位人员占75%,45岁以下占80%,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十大三农人物1人,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云南省特聘教授2人,云南省学科带头人6人,云南省兴滇人才奖获得者2人,云南教育功勋奖获得者1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前3名,省部级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的固定人员21人。目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326人。

工程中心目前拥有13005万元的固定资产。其中科研楼4幢29,740 m²,资源库104m³,玻璃温室1028m²,共计8274万元,仪器设备1485台套,共计4319万元。建立了包括遗传多样性研究,农作物多样性营养、光热利用研究,农业生物多样性生理生化研究,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信息网络系统四个研究技术体系;其主要目标与任务是针对我国西南地区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研发农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应用技术,提高耕地产出率,增加粮食产量。针对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与保护、现代农业生态系统中病虫害发生严重和农药过量使用的难题,应用生物多样性相克相生的原理,研发利用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应用技术,为发展我国“绿色植保”提供技术支撑。阐明农业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基本规律,明确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分子基础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和保护的内在联系,在解决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的同时,建立品种优化搭配、优化群体种植模式的技术参数、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促进我国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共承担国际合作、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计划287项,获得成果30项,发表论文837篇,出版专著12部,获准专利96项,构建生物多样性应用的技术规范14项,建成了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云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重要平台。探明了生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遗传异质理论”、“病原菌稀释和物理阻隔理论”及“生态系统综合作用原理”,实现了作物病害生态控制的技术创新。粳稻品种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推广应用上亿亩;玉米马铃薯多样性优化种植控制病虫害推广应用4000余万亩;烤烟玉米(马铃薯)时空优化种植推广应用200余万亩,增加粮食15亿千克;蔗前玉米时空优化种植推广应用200余万亩,增加粮食4亿千克;葡萄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推广应用2万余亩;高原玉米种植资源多样性利用实现不同海拔梯度育种,冬季玉米大面积制种,保证了种子的常年供应,在东南亚多国获得玉米新品种审定10个。

2011年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率领无党派人士代表团专程考察了本中心的实验室及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成果示范现场,回良玉副总理在政协的考察报告中批示,要“高度重视该成果推广应用”。斯里兰卡议长、越南副总理阮善仁、波兰副总理安德烈•莱佩尔、老挝总理波松•布帕万、东盟秘书长和东盟10国外长等外国政要到工程中心视察,影响不断扩大。

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